主持人:周學韜
系所:電子工程系
綠色產業生態
本計畫聚焦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(DSSC)的光電極層設計與優化,結合工程倫理與產業導論課程,讓學生探索綠色能源技術的潛力,並提升其職業倫理與環境意識,為綠色產業的永續發展做出貢獻。
多元學習課程 提升技術與環保意識
課堂學習
課程包含「工程倫理與產業導論」,學生學習職業倫理與綠色技術的基礎知識,並觀看環保倡議相關影片,增強對環境保護的認識與思考能力。
實務體驗
學生參與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專題研究,透過實驗提升光電極的吸光效率與轉換效率,並參加OPTIC研討會,展示研究成果並進行學術交流。
實務場域連結 推動綠色技術的研究與應用
場域合作計畫
計畫在學校實驗室中進行染敏電池的光電極層優化,學生從實驗設計到數據分析的全流程參與,並將成果應用於室內低光源環境的能源轉換,探討未來應用的可能性。
成果與價值 提升學術成果與產業應用
執行效益
學生在專題研究中提升了技術開發與環境意識,並成功將染敏電池效率從4.50%提升至5.10%,展示其在低光源條件下的應用潛力。
具體成果
-
完成光電極層雙層結構的優化設計,將銀奈米粒子與二氧化鈦結合,提升吸光效率。
-
參加OPTIC研討會,發表染敏電池優化研究並獲得業界認可。
-
學生透過課程與實驗,提升了解決環境問題的專業能力與社會責任意識。
永續未來視角 推動綠色能源與教育創新
未來計畫將結合更多貴金屬奈米結構,提升染敏電池的效率,並探索雙面電池在室內能源轉換的應用,進一步推動綠色技術與教育創新的融合,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新解決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