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昭吟
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
活動名稱:在地企業實務參訪與交流
創新教學與在地企業
辦理日期
113年9月13日
活動地點
雲林縣麥寮鄉台塑工業園區1號
參與對象
雲科大環安系學生、雲林縣政府及雲林青年
出席人數
60人
活動說明
- 辦理目的: 永續發展或淨零排放並非僅公部門的要務,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,本活動結合環安系學生、雲林縣政府以及雲林青年至在地企業進行實務參訪,以達成多方面交流與對話,並提升參訪人員專業知能、對氣候變遷的認識,了解企業永續與低碳技術實施現況及願景。以台塑麥寮園區水資源循環為例,因回收雨水已無污染物,可進一步供應製程使用,全區用水回收率已達91.5%,已推動2,875件節水改善案,可節省用水11,260萬噸/年,約是123萬人一年的用水量,也相當於4.5萬座奧運標準泳池的水量,且一滴水可循環使用12.9次。藉由參訪焚化、廚餘堆肥廠,可了解企業相關處理技術,同時更深入具體的認識循環經濟,並深化參訪人員對廢棄物管理及資源再利用,以南亞廚餘堆肥場所產出之雲概肥為例,雲林縣政府與南亞公司合作,利用廚餘製成「雲溉肥」,並取得農委會肥料登記證,經社區、學校、農友實際使用驗證,具備友善環境生態平衡,形成良善的農業循環經濟。透過本次企業實務參訪,參訪人員能夠更具體深入地了解在地企業如何推動環境保護、循環經濟及全球氣候變遷所面臨的挑戰與成就,從中獲得啟發和實踐經驗。
- 活動流程:
- 7:50 ~ 8:00 全體集合、點名 車輛於8:00前抵達雲科大大門口噴水池前,請各位務必提早10分鐘抵達噴水池前
- 8:00 集合完畢,啟程 逾時不候
- 8:00~9:00 車程
- 9:00~9:10 行政大樓一樓簡報室(大合照) 行政大樓
- 9:10~9:40 台塑六輕行政大樓簡報及介紹 (影片及QA) 行政大樓
- 9:40~11:30 1. 焚化及廚餘場教學 2. 循環經濟、廢棄資源再利用議題討論(分兩批交換教學,焚化廠和廚餘堆肥廠均各50分鐘,餘交通時間)
- 11:30~12:30 回程 回程前發放餐盒
- 辦理方式:本活動於2024年5月21日舉辦在地企業實務參訪與交流,以促進多方面人員對氣候變遷、廢棄資源再利用及循環經濟等相關議題之認識,讓參訪人員能更深入地了解在地企業如何推動環境保護、循環經濟,以及其如何面對氣候變遷帶來之挑戰。7:50於雲科大大門口噴水池前集合點名,8:00準時出發,車程約1小時左右,抵達後,首先在行政大樓內進行大合照並前往簡報室,企業將通過影片介紹企業的歷史、地理位置、循環經濟執行歷程及其在環保方面的具體行動和成效,亦提供台塑企業簡介之電子書(https://reurl.cc/ZelGLg),加深參訪人員對於企業之理解。9:50搭乘遊覽車前往焚化及廚餘場,此時將參訪人員分成兩批(A、B組),A組先參訪焚化廠、後參訪廚餘堆肥廠,B組先參訪廚餘堆肥場,後參訪焚化廠每個廠參訪時間為50分鐘,剩餘10分鐘為兩廠之間的交通時間。由專業人員簡報介紹其去年新設之焚化廠相關技術,提升參訪人員對廢棄物管理及再利用(如廢燃氣、廢油回收再利用)的理解。參訪廚餘堆肥廠則讓參訪人員具體了解將廚餘回收再製成「雲溉肥」之技術,同時傳達「農業循環經濟」、「廢棄資源再利用」的觀念及應有思維,使參訪人員能更深入地了解在地企業如何達到循環經濟、節能減碳以及其可能面臨之挑戰與成就,同時亦了解企業在低碳技術和永續發展方面的努力,參訪結束後發放餐盒,搭車返回雲科大。
執行成效
辦理成效
- 本次參訪前已請參訪人員上網搜尋南亞焚化廠、廚餘堆肥場之技術、處理相關資訊,讓參訪人員在參訪前對焚化廠、廚餘堆肥場有初步認識及瞭解。
- 本次實務參訪將理論與實地參訪結合,深化參訪人員對企業在廢棄物管理、資源再利用、低碳技術和永續發展等方面的實踐,亦結合環安系學生、雲林縣政府以及雲林青年,以達成多方面交流與對話,促進各方具備因應氣候變遷應有之思維。
- 透過企業影片介紹、參訪焚化廠及廚餘堆肥場,使參訪人員對麥寮園區循環經濟執行歷程(如水資源循環)、廢棄物管理及再利用(如廢燃氣、廢油回收再利用)及農業循環經濟(如雲概肥)有更具體的認識,並了解到這些技術在永續發展之重要性,深化參訪人員對企業在永續發展和低碳技術方面努力的理解
檢討與改進
- 本次參訪整體順利進行,但在時間安排上還有改進的空間。由於參訪地點間的有一定距離,需搭乘遊覽車移動,時間上稍微緊湊,可以在未來的參訪活動中增加適當的緩衝時間,確保每個參訪環節之間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場地轉換和短暫休息。此外,考慮到交通擁堵等不可控因素,應提前做好預案,確保行程順利進行。
- 提升參訪內容的互動性 雖然活動中有專業人員進行講解,但參訪人員的參與互動還有提升空間。未來的參訪活動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動環節,例如學生分組討論、小問答、分享環節等,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