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持人:柯明達
系所:智慧機器人學士學位學程
面對高齡化社會的挑戰
根據衛福部資料,台灣已於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,預計2025年將成為超高齡社會。老化帶來的行動不便、肌少症等問題,嚴重影響長者的生活品質。尤其雲林地區以務農為主,「勞動」常被誤認為「運動」,進而加重身體負擔。本計畫針對此挑戰,結合地區醫療資源與專業體適能訓練,為中高齡者打造專屬的健康促進方案,推動社區健康力提升。
培育學生成為健康促進推手
場域學習與同理心建立
計畫邀請學生參與護理之家和巷弄長照據點的現場觀摩,從第一線接觸長者需求,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。學生不僅學習到如何評估長者的生理狀況,也透過與長者的互動,增進同理心和社會關懷意識。
結合專業資源 推動創新方案
課程中邀請醫護專家和體適能教練參與,為學生提供跨領域學習的機會。同時鼓勵學生發想創意解決方案,將課堂所學轉化為實務成果,並參與競賽,為未來產學合作和深度研究奠定基礎。
推動健康促進的多重效益
長者的健康轉變
計畫中,長者經過8周的專業體適能訓練後,肌耐力顯著提升,行動能力改善。他們在訓練過程中也獲得更多社交機會,精神面貌大幅提升,健康指數同步增加。
學生的專業成長
參與計畫的學生不僅提升實務操作能力,還累積了與醫療和社區合作的經驗,未來在專題研究、碩博士論文甚至職場競爭中都能展現更強的優勢。
展望未來 健康促進邁向全台
推廣健康促進模式
未來,計畫將結合鄉鎮衛生所與地區醫院,將中高齡健康促進模式擴展至更多社區,透過專業教練帶動體適能訓練,營造全民健康風氣。
促進相關產業發展
透過長照2.0政策與健康促進的結合,計畫預期能帶動體適能訓練相關產業,創造新的就業機會,並有效降低醫療負擔,推動台灣邁向更健康的高齡化社會。
在這次的實踐中,中高齡者與學生共同創造了健康與關懷的新價值,這不僅是一次社會實踐,更是為高齡化社會寫下的嶄新篇章。